毕业论文
您现在的位置: 游乐 >> 游乐前景 >> 正文 >> 正文

蹦床馆安全事故频发,网红游乐项目缘何成

来源:游乐 时间:2022/8/17

正值暑期,网红蹦床游乐设施受到青少年的青睐。然而,蹦床致人受伤的例子屡见不鲜。近日,江苏徐州90后女研究生琪琪和朋友去蹦床馆玩“人体炸弹”项目,当场被摔到胸部以下没有任何知觉,医生诊断其为“完全性截瘫”。事后,蹦床馆仅赔偿元。馆方与消费者签署的安全告知书,更像是商家的免责声明。除此之外,崴脚、韧带撕裂、骨折等问题层出不穷。网红游乐项目越来越“危险”,如何保障人们的安全问题?出了事故,该由谁负责?记者带着这些问题进行了实地走访调查。

北京朝阳区一蹦床馆。马源摄

“蹦”出来的危险游戏

作为一项网红运动,近年来,蹦床馆在各地逐渐兴起。然而,“蹦床热”带给体验者新奇体验的同时,也伴随着极大的安全隐患。

“我在短视频上看到蹦床很刺激,就想来体验一下。”北京市民汪小雨表示,来蹦床馆消费的顾客中,有不少是被短视频上刺激有趣的蹦床玩法吸引来的。“第一次来的时候,因为没做好热身运动,受了点伤,以后就长记性了。”汪小雨说,蹦床没有那么容易掌握,时间长了才可以玩技巧。

记者来到北京市朝阳区常营地区的一家蹦床馆,店内的标价为每人每小时体验价80元,消费者进入场馆前需要穿戴防滑袜,价格为10元一双。记者进入场馆后看到,虽然是工作日,场馆中的顾客并不少。除蹦床外,这里还衍生出“沾沾墙”“蜘蛛塔下坠”“人体炸弹”等多种玩法,在馆内人气颇高。馆内随处可见的标语提醒玩家注意安全,如“请热身后再运动,避免受伤”“请勿两人同时跳入海绵池内,请勿头部向下跳”“没有技能基础请勿模仿教练表演动作”等。

一位带孩子来蹦床馆体验的女士告诉记者,暑假期间,蹦床馆中以青少年居多,很多成人在蹦床馆中是为了陪护孩子,办理月卡、季卡和亲子卡的消费者不在少数。“因为场馆内成人与孩子的运动区并未明确分开,我比较担心孩子会玩一些难度较高的项目,或者与成人意外碰撞发生事故,所以就先办了一个季度的亲子卡,这样可以陪同孩子进入场馆,我比较放心。”该女士说。

经营资质门槛低、

安全员水平参差不齐

近年来,蹦床馆伤人案例频繁发生。记者在裁判文书网搜索发现,仅今年上半年的数据,以“蹦床”为关键词的相关案件就高达件。近十年内,蹦床案件数量逐年上升,引人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0431gb208.com/sjsbszl/1410.html
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 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