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九消寒据传某年乾隆下江南,去苏州狮子林旅游。狮子林结构奇巧,乾隆钻洞爬梯不亦乐乎,玩high了在亭子里坐下,问亭子可有名字。陪同者答,无有,请皇上赐名。乾隆兴之所至,大笔一挥提了三个字:真有趣!空气凝固,气氛一时很尴尬。一个皇帝,一个老大不小的成年人,憨不愣登写下“真有趣”三个字的时候,他就已经输了。又是某年,鹦鹉君一家三口去秦皇岛消夏。内陆出生的老爸听着大海啊大海长大,对大海一直有颗向往的心,但那天他立在浅滩,神情如往常般严肃。我说爸,high起来,我爸抬了抬腿,又放下了:当我是你们小孩啊。然后他偏过身,走来走去,眼神羡慕地看着沙滩上嬉戏的孩子。面对傲娇的中年男子,我无能为力,同时当我想象我爸奔跑跳跃闭着眼的样子,也觉得画面确实过于感人。一本正经是成年人的通行证,天真可爱是成年人的黑历史。曾经,这是全宇宙的成规惯例。但到了90后这里,或者从80后开始,这一切变得不一样了。——你当你还小啊?一边艳羡妇女节的假期,一边期待儿童节的礼物,反正是个节咱都得过,不然迟早变成情人节。6月1日这天一刷朋友圈,你会发现凡40岁以下的朋友,除了儿童都在过儿童节。儿童节变成了成年人的狂欢,或者更准确的说,成了一群青年人的狂欢。据鹦鹉君观察,这种现象的主要形成于近十年,一开始只是QQ空间里那个最不正经的同学独自撒欢。随后微博集结全国网友,不正经力量壮大,过儿童节仿佛成了年轻人求异精神的象征,再然后,沙雕文化盛行,全社交平台沦陷,让人感觉这个世界上好像已经没有正经人了——全都返老还童变成了宝宝。《小王子》有云,每一个大人都曾经是个孩子,只是我们忘记了。改革开放以后,新中国的年轻人大概是生活条件优越了,从小安神补脑口服液加六个核桃喝到大,记忆力远超前人,死也忘不掉自己曾是孩子的身份。当然这只是生物科学层面的解释,还有一种解释是,新一代年轻人由于成长于信息时代,更加现代和开放的环境,让他们更加追求个性、追求多元化的表达。这种追求最明显的体现正是童心。童心意味着表达的无忌,自由的表达让人放开自我,更加轻松。以最近正火的“游呢娃子口胡”话题为例(游呢娃子又称游乐王子,系年奥飞动漫出品奇幻儿童剧《巴啦啦小魔仙》的男主角)。游呢娃子之所以没能名列95后少女童年男神名单,最大的原因就是其灾难级的口音。曾经,这种口音让人耳不忍闻,闻之脸酸,今天,其却被做成合集风靡全网,这种转变正是自由表达的进阶——尴尬的口音不是不再让人尴尬,而是这种尴尬已经被全民哈哈哈覆盖化解。当尴尬被化解,这种取乐方式(传播、模仿)也就不再像从前一样,被解读为恶意的嘲讽。童言无忌,不会被指责为恶,那么一起营造一个像孩子一样表达无忌的环境岂不快哉。这种不正经、无道德负担的世界是当代年轻人需要的,这个世界显然已经基本形成。游呢娃子扮演者袁奇峰能够与网友同乐,欣然转发分享相关微博,就是最好的证明。类似的被称为“自黑”的方式在大众环境中越来越流行,更是一种证明。曾经的世界里,成年人想做个孩子那是有病,现在则完全相反,年轻人正在有共识地将自己的一部分进行童稚化还原。他们不再一本正经,反而觉得谁正经谁最好笑。这种童稚化还原涉及方方面面,娱乐方式是其中的大项。除了上面提到的“游呢娃子”,在视听传播里,最典型的还有以小猪佩奇、熊本熊为代表的各类动漫、萌宠,乃至各种各样卖萌耍贱的表情包。我是不是你最爱的猪猪女孩?当一头长得跟吹风机似的猪这样问你时,你能说什么?本宝宝的第一反映是,这个表情包我要收藏。并且回敬一个——在这个标榜耿直、真、不装的世界里,存一份调侃之中隐现犀利,或搞笑或可爱的表情包是一种基本的社交礼仪。搞笑和可爱是社交的润滑剂,是年轻群体默认的通行证。当这种对童真、趣味的追求演变为一种时代文化,童稚化的下限无疑会被进一步打破。卡通形象的全民热、成人动漫的崛起、儿童节的成人化都是这种趋势下的一种表现。就好比,连我是个宝宝这种话都说得出口的人,还怕纹小猪佩奇吗?[如需转载请联系,未经授权禁止转载]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0431gb208.com/sjsbszl/955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