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丨李月亮
1
儿子四岁时,有天我带他去超市,他选了一包海苔一包小熊饼,拿来让我结账。
我说再去拿两包一模一样的,妈妈也要一份。
他颠颠的去了。收银的阿姨问我:你吃呀?
我说是啊。
她笑笑:现在的妈妈,真跟我们那时不一样咯。
我也笑:对呀,我们不那么亏着自己了。
2
我小时候,炖鸡爸爸吃鸡头,炖鱼妈妈吃鱼头,永远如此。
所以我到现在也不吃鸡头鱼头。有了儿子后,炖鸡我们一起吃鸡肉,炖鱼我们一起吃鱼肉,感觉也毫不违和。
倒是有次儿子听老故事,听到“所有妈妈都爱吃鱼头”,就跑来问我为什么不吃。
我说过去食物少,一顿饭炖一条鱼全家人不够吃,妈妈就把鱼肉给孩子,自己吃鱼头,这很伟大。但现在我们买得起足够的鱼了,而妈妈也不爱吃鱼头,那我可以和你分享鱼肉吗?
儿子当即非常肯定地说:当然了妈妈,你爱吃什么就吃什么。
一拍即合。
所以,我们这届妈妈不吃鱼头了,我们也吃鱼肉。
而让孩子从小就懂得跟妈妈共享好东西,懂得妈妈也应该爱自己,这也很不错啊。
3
除了不委屈自己,我们这届妈妈也不强迫孩子了。
我小时候的噩梦,就是家里一来客人就要背诗唱歌演节目,客人吃饭还得来段祝酒词。
现在当妈了,我从不搞这些幺蛾子。
有时亲友提议让他背个诗,我也立刻说:你想不想背?不想也可以拒绝的。
于是客人能不能欣赏到儿子表演,全看他心情。
现在儿子十一岁了,前几天我问他“发不发愁家里来客人你要演节目?”
他说不愁啊,我可以拒绝嘛。
我有点满意。
类似的事儿特别多。比如,穿衣服。
我们小时候,审美都必须跟妈妈保持高度一致。
她喜欢素雅小蓝花裤子,我就必须穿素雅小蓝花裤子。
我再喜欢艳丽大红花裙子,也只能在梦里穿穿过瘾。
儿子比我幸运。
他喜欢洞洞裤就穿洞洞裤,他想红配绿就红配绿。他迷恋奥特曼,就从帽子到袜子全是奥特曼。
我虽然常常觉得看不下去,但看他那么得意,也淡定表示:你喜欢就好。
顶多告诉他,妈妈觉得怎样更好看。但最后怎么穿还是他做主。
这样他开心,我也没损失。
我们这届妈妈,不再把孩子当成自己的附属品,希望他们能开心做自己。
所以我们尊重孩子意愿,更在意“孩子怎么想”,而不是“必须听我的”。
而被尊重的孩子也会更懂得爱和尊重。
于是我们也能做个幸福轻松的妈妈。
4
过去父母倾向于打压式教育。
孩子犯了错,父母一巴掌呼过去,比打哈欠还自然。
而孩子如果表现好,考全班第一,父母多半是要压制一下的——“没啥骄傲的,次次第一才厉害”。
尤其当着外人的面。
亲友:“期末考的怎么样?”
孩子:“都是分,全班第一。”
亲友:“真棒啊。”
父母:“蒙的呗”“比厉害的差远了”“下次还不一定怎么样呢”……
孩子那心啊。
我们这届妈妈可不一样了。
上次儿子拿了个数学竞赛的奖状,邻居阿姨在电梯里看到了,说拿奖状啦?
儿子羞答答地说,是呀。
阿姨表扬他厉害。
我也跟着表扬:数学一直不错,最近学习也努力,进步很大。
儿子仰着小脸特开心。
现在的妈妈,懂得实事求是了。
该批评批评,让孩子知道是非对错。该表扬表扬,让孩子认可自己的价值。
这样他们才会健康茁壮成长啊。
5
过去家长都是绝对权威。
现在的妈妈跟孩子更加平等。
我们跟孩子打嘴仗,抡双节棍,抢棒棒糖吃。
我们不再羞于表达情意,整天我爱你你爱我的特别肉麻。
当然,我们更愿意跟孩子交换心事,互诉衷肠。
孩子越大,我们就越像朋友和玩伴。
这种关系状态,其实比权威的家长制更让人舒服。
6
每次听老辈人说过去自己如何千辛万苦拉扯孩子,都感觉她们这辈子过得特别苦大仇深。
现在条件不同了,妈妈们的心态也变了。
我们不再把带娃当成苦役,更享受陪伴孩子的时光。
每天下班回家,抱抱娃娃,跟他笑跟他闹,陪他做游戏,和他并排坐在沙发上看动画片……这都是无上的幸福。
当然,养孩子是件特别麻烦的事。过去麻烦,现在更麻烦。吃喝拉撒衣食住行,没完没了的事,让我们起早贪黑,像打仗一样过日子。
但如果是怀着甜蜜和喜悦做这些事,感觉就会好很多。
更重要的是,现在的妈妈更懂得对自己好了。
给孩子买了棒球帽,自己顺便也来一个同款。
带孩子去游乐场,自己也忙里偷闲去逛逛女装区。
钱花孩子身上不心疼,花自己身上也觉得值。
所以我们也为孩子付出很多,但并没有那么苦大仇深。
偶尔吐槽抱怨,也多是笑谈。
7
我们这届妈妈,我们有了孩子,但没丢了自己。
我们认真爱孩子,也用心爱自己。
其实,也只有足够爱自己的妈妈,才能给孩子健康美好的爱。
只有把自己经营得足够好的妈妈,才能带出幸福而卓越的孩子。
这个时代,女人再也不会一生完孩子就降格成灰头土脸的老妈子。
这一届女人,要做孩子的榜样,要用自己的精彩照亮孩子的未来。
然后我们的孩子长大后,也会像窦靖童那样得意地说“看见没,这是我妈,牛逼不?”
--END--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0431gb208.com/sjszlff/339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