毕业论文
您现在的位置: 游乐 >> 游乐市场 >> 正文 >> 正文

孩子慢性子,会失去许多机会,家长要让他动

来源:游乐 时间:2024/9/9

全文共字,阅读时间约为3分钟

我家二宝是个小蜗牛,做什么事情都很慢。有的时候你跟他说话,你说了四五句,他连一句都没有回应你。

带他去游乐场玩,拿玩具也好,做游戏也好,总是比别人慢半拍。别人都已经拿完了,他才刚够到玩具,幼儿园的老师也说这个孩子性子太慢,总是和别人差一点。

这种慢性子真的是很烦人,生活中这样的孩子其实是很多的。通常家长都会以“小蜗牛”“老磨”等来形容这样的行为。而且只要你仔细观察就能看到,这类孩子慢吞吞得特别有主意,不会因为你的大吼大叫,或者次次催促而有任何改变。

慢性子的形成原因

慢性子个“磨蹭拖拉”还是有一些不同的,最大的关系他们的天生气质有关,可以说有的孩子生下来就具备这种潜质。

原因1、成长发育受阻

除了跟天生气质有关,跟自我成长发育也有关。一些家长后天的养育方式加重了这种天生的慢性子。比如从小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的孩子,根本就没有机会动手去自己做事情,而且有的时候总是自己想做。可是被父母拦住了。长此以往,成长发育受阻,做事情怎么能快起来。

原因2、前瞻记忆力不足

说起“前瞻记忆力”很多家长可能知道记忆力却不知道什么是“前瞻记忆力”。它其实指的就是一种在未来该完成该做好的一种能力。

这种能力需要有对没有发生事情的一个前瞻性,如果没有这个前瞻性,就会出现需要不断的重复,不断的去想,才能把事情做好,做到别人和自己满意。

这个不断重复的过程已经使其效率变低了,所以怎么能有速度,怎么能不慢。举个例子说,上了小学后写作文,你让他说他能得到很多,可是写的时候就没有词了,这都跟“前瞻记忆力不足有关”。

原因3、畏难情绪太重

如果有畏难情绪,对困难就会很畏惧,而且只要不顺利就会放弃,这是一种半途而废。而有些孩子根本就没有做,想到的就已经是困难了,从本身来说就已经开始不行做了。这样的想法总是占据内心,能动性就会降低,想快起来,就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了。

原因4、与自我认知和他人评价有关

我们都知道人的自我认知是在不同的提升的,很多时候如果自我认知达不到,对自己不够了解,就会做一些很吃力却也完成不好的事情。

结果决定了心态,总是过度地高估自己,挫败感因此而生。当别人评价自己的时候,就开始变得畏首畏尾,害怕受到别人的指指点点,所以索性慢点做,把它做好。有的甚至什么都不会做。

慢性子对孩子的影响

“我家孩子是个慢性子,干啥都慢”“我家慢性子但是做事情认真啊”。慢性子的孩子可能相对急性子的,做事情更沉稳,在细心上也会更好一些,可是也有一些影响不能视而不见。

影响1、失去很多机会

慢性子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会因为自己的行为原因失去很多机会。就是因为自己的慢,但同样一个机会摆在眼前时,可能别人都已经抓住准备要走了,而自己还没有开始发力,真的很可惜。

影响2、在集体中容易被忽略

每个孩子都是需要接触集体的,这是人生新的阶段。一些慢性子的孩子,在集体中往往很容易被忽略,而且在与人沟通表达的时候,常常不能把话说完。经常自己的话会被打断,久而久之会影响其语言的表达力。

慢性子的孩子该如何引导?

从大部分的孩子来看慢性子的多半有一些内向、沉稳的气质,对于这种类型,父母要如何去引导,才能让他们慢慢地快起来。

首先提升自己的动手能力

让慢性子快起来的好方法,就是要提升其动手能力,这是最简单最直接的办法。2岁以后就可以做事情了,自己吃饭。为了满足其成就感,可以少盛一些。

看到了自己很快地把饭吃完了,加上父母的鼓励,内心的满足感大大增长,才能越来越好。如果你上来就盛得很多,孩子看了就很头疼,本身就慢,怎么能吃得完呢?反而是负担,本着少盛多添的原则才是最好的方式。

其次提高前瞻记忆力

解决慢性子,提高前瞻记忆力的方法也不可少。它的提高可以从良好的行为习惯开始。生活习惯、学习习惯、卫生习惯等。

建立这些好的生活习惯,需要具备时间观念。可是时间过于抽象,父母要给孩子一个“参照物”,让时间可以看得到。

比如闹表、计划表等。自己制定计划,会使用闹表。小孩子可以养成自己看钟表的习惯,购买一些卡通人物的钟表,可以这样说:“到小熊那里我们就睡觉哦”

育儿简话说寄语:

一个慢性子的孩子更需要父母的关心和帮助,很多时候他们心思更细腻,想法也会更敏感。如果光想着靠催促去完成蜕变,只会使其内心更脆弱,安全感变得更少。

要提升动手能力,自己会做事情,能力强了,自我认识也会提高。最后从行为习惯入手,提升前瞻记忆力,建立时间观念,我们的宝贝会越来越好。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0431gb208.com/sjszlff/7778.html
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 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