毕业论文
您现在的位置: 游乐 >> 游乐发展 >> 正文 >> 正文

启封如何能ldquo启封rdquo

来源:游乐 时间:2022/6/10

启封如何能“启封”?

文\孟抱朴

前几天,跟随几位专家和艺术家,去了一趟启封故园。

这里现在的正式名称,叫朱仙镇国家文化生态旅游示范区。是集文化、旅游、康养、生态农业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旅游项目,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、河南省重点项目、河南省现代服务业专业园区、河南省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、河南省环境教育基地、河南省电视剧拍摄基地、河南省三钻级智慧景区。

先不说名头响不响,实地走访一圈下来,总体感觉,启封故园,是个好地方。

说她好,有几个原因:

一是位置好。区位优势,是一个园区接纳游客的先天优势。郑民高速、连霍高速、大广高速,郑徐高铁、郑开城铁,让这个园区成为整个豫东地区,包括郑州、开封、许昌、周口、商丘、新乡等六个省辖市一小时通达。如果再加上漯河、洛阳、焦作、安阳、亳州、菏泽,两个小时通达,这是一个能够辐射三省12个省辖市,涉及到万人口的庞大休闲旅游度假圈。而郑汴同城化发展,郑汴高速免费通行,必将给这个景区以极大的助力。

二是文化底蕴丰厚。启封这个名字,本身就是开封市最初的名称。春秋时期郑国在此修筑城,取启拓封疆之意,是为启封。后为避汉景帝刘启名讳,改名开封。可以说,八朝古都开封的文化底蕴,就是启封园区的文脉资源。而且,启封故园位于中国传统四大名镇之一的朱仙镇,这可不是浪得虚名。这里是八大锤大闹朱仙镇的所在地,是中国木板年画发祥地,是中国戏曲发祥地。再别说,光是朱仙镇名字里的朱仙,就有一个荡气回肠的故事。

三是园区设施好。建筑精美,里面有好多木质结构的建筑,是从南方一些老房子拆下来,标号后运过来重新组装的,可谓用心良苦。砖雕、木雕、石雕,皆精心雕琢,美轮美奂。水面宽阔,景区已对外开放多亩,其中水域面积多亩。配套完整,不仅有演艺舞台、非遗博物馆,还有小吃街,宾馆民宿。尤其那个民宿,南方园林风格,白墙黑瓦,临水而居,极具情调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,除了在江南一带,还很少能见到如此精美的民宿。还建有现代化的儿童游乐设施,彩虹滑道、小火车、玻璃滑道、旋转塔、卡丁车等30余种游乐项目,足以让儿童流连忘返。

然而,让人意想不到的是,这么好的园区,里面居然没人。

确切地说,没有游客。

也许有人会说,当下是疫情期间,人员来往受限,当然不会有游客。

可是,同样是疫情期间,因为开封没有病例,清明节假期、五一假期,市民蜂拥而至,到黄河大堤上玩耍,居然导致塞车和拥堵。

还有人说,黄河大堤不是景区,不卖门票,所以人们可以随意去,成本低。

问题在于,疫情发生以来,启封园也不需要门票,可以随意去。距离跟到黄河大堤差不多,从金明广场开车过去,也就20分钟。不说其他的,光是食宿、停车等配套设施,启封园就远远好于黄河大堤。

这就让人百思不得其解。

在园里参观一遍,开了个座谈会。渐渐的,就基本摸清了原因,提出了数条可供参考的意见和建议。

原因分析:

一是园区定位不够清晰。

定位,是一个园区发展的根本。因为,定位直接决定了园区建设的目的,靶向群体的设定,打造方式的设计等等。相对于开封城里面的清明上河园、开封府、翰园、天波杨府等,启封园区自从建设以来,没有提出过清晰、明确的定位。景区现有漕运文化的漕运码头、非遗文化的下八行街、餐饮文化的魁星街、婚庆文化的吉庆街、科举文化的状元街、七星岛游乐场、聚仙湖、省级精品民宿等已部分对外开放。但是,主打什么,游客去了主要能享受到什么,都说不清楚。

二是宣传推介不够力度。

就开封市而言,市内景区相互关联度高。开封府、大相国寺、龙亭、铁塔、清园等,相互之间互为依托,文化层次、梯次,都有着明显的分工合作。宣传推介上,这些景区形成了一个整体,不管是举办清明文化节还是菊花文化节,都是全市整体运作,合力推动。相比之下,启封故园没有这点便利,或者说,没有进入一个整体规划的范畴中,而启封本身的宣传推介又很少。就市外而言,最重要、最值得推介的郑州客户群,几乎没有在郑州公交、地铁上进行过形象宣传。这一点,和老君山、云台山等景区有着较大的落差。

三是活动设计不够丰富。

设计好活动,互动式、沉浸式旅游休闲,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旅游产业发展的方向。以清园为例,如果没有园区内丰富多彩,坚持不懈,而且不断创新的游乐互动节目,仅仅是一个新建的园区,绝对不会有现在的吸引力和影响力。近年来,启封园区也搞了不少活动,成功举办了首届朱仙镇重阳文化节活动,春节期间举办了送春联、送灶王、迎财神等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民俗展演,这些努力和尝试都是值得肯定的。但是,文化活动系列性差、关联性差、持续性差。没有形成自己的活动品牌。

意见和建议

首先,要确定园区定位。

根据启封园区的基本情况和历年来的活动效果,专家们提出,可以把启封园定位为节庆文化园区。依据是,朱仙镇连续举办过多届国家级的年文化节,央视4套正月初四的中国人过年,已经在这里直播了好几年,节庆文化氛围和基础都有。园区本身的文化氛围,也适合做民俗文化。节庆文化,包括过年过节,24节气,如能做好,将形成中原乃至于全国范围内特有的文化特色园区。把节气的由来、风俗、饮食、服饰、娱乐等包括进来,内容充沛,时间连续性强,民间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0431gb208.com/sjszyzl/542.html
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