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文旅景区规划重新定位
景区在策划设计过程中,必须最大程度考虑能否满足游客需求的具体的观赏、游乐、体验方式,并进行专门的游憩方式设计。
游憩方式,主要通过游线组织设计、旅游景点设计、休憩节点设计、游乐设计、娱乐设计等方面来实现。游憩方式一旦落地,便成为具体的项目和游线安排,成为可实现的景区内涵。
重新定位的目的主要是打造核心吸引力,这个关键在于景点规划设计的水准,讲究主题、内涵、文化、特色以及与环境的协调。一个景点,游客停留的时间长,需要建造观赏、休息、饮茶和卫生间等设施。但体量不能过大,建筑间距要大,留出充裕的游览空间、建筑尺度、造型和色调要与环境协调。
2、制定IP,打造爆款
文化旅游景区的IP是一个系统化的庞大工程,优秀的IP应具有以下十大特征:主题性、形象性、独特性、故事性、引爆性、互动性、延展性、符号性、创新性、系统性。
根据地方的具体条件,因地制宜打造出具有差异化体验的旅游产业,让旅游产业进一步升级为景区文化的符号,是文化旅游项目IP成长的必经之路。
只要创造IP符合当地情况,不盲目跟风模仿,创新IP也是旅游景区升级的一个突破口。
3、文旅景区产品设计重构
文化旅游商品通过文化创意的加成,从“吃住行游购娱”到“商养学闲情奇”,旅游的升级换代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加快。游客对于景区的文化内涵与文化体验需求不断提升。
由此,设计感十足、独具特色、承载了景区文化内涵的特色文创商品逐步走俏,在游客心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。
一个优秀的文创产品,既具有产品实用功能性,更重要的重构产品中中蕴含的精神文化,才能够带给人生活的便利与文化的认同归属感。
4、智能+的系统建立
文旅景区在这场智慧+的市场中需要逐步升级,不能以固定思维看待景区规划,景区规划设计者必须学会全局面看待景区的发展。利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或可构建智能景区。
例如运用智能云、大数据,搭建游客计算分析平台,能够预判拥堵趋势并提前采取预防性措施;利用智能信号灯、智能停车系统,可提升景区交通系统的调度能力,智慧+也是赋能传统景区行业升级的创新动力。
5、景区运营统一统筹
景区的运营管理,即包含从项目的运筹战略、管理策略到管理实施等运营管理方方面面的筹划;其重点包含:项目的投资分析、盈利模式和发展战略,发展的战略导向及各模块管理战略的确认;包括运营执行线路图,即各个运营管理模块体系的搭建,以及运营管理各执行实施方案的制定。
同样,景区的产品、价格、促销和渠道这四大策略便是支撑景区营销模式的关键。必须在有吸引力的核心产品基础上,建立系统、灵活的价格体系,制定宣传推广和终端拉动结合的促销策略,以及做好品牌管理,即管理好消费者的认知,同时做好营销与服务多组合的渠道模式。
编辑整理:黑龙江省旅游景区协会
来源
湖南旅游景区协会
本文仅用于分享
如涉及侵权,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